以終為始
昨天(9/9)陪學生夜跑,做跑初半馬(21公里)前最後一次練習時,正好看著一輪中秋明月,在圖書館上空緩緩地一寸寸飄移,跑著跑著突然在腦海中出現"一寸光陰一寸金,寸金難買寸光陰"。四、五年級生對這句話一定很熟。這是我們小時候常常被要求背熟的名句。算一算,我回來接任學術副校長的時間,已整整過了一年。去年此刻我正背負著一堆同仁不捨的祝福,又同時背負著另一批同仁殷切的期待,回到台大,時光飛逝,整整一年已過,我無法捕捉到如梭消逝的光陰,只留下筆記裡一頁頁待完成的筆跡身影!
“承諾、熱情、創新"是我非常喜歡的核心價值,當國研院同仁共同確定這幾項為核心價值時,我其實已將此深深刻印在自己工作的自我要求中。我希望我能不斷鼓舞自己,熱情有勁,並且有創意的以十足的創新去達成各項承諾。當時,給自己立下的目標是建置台大之創新生態系統為國內各大學之標竿,並且實現現代大學之父--- Wilhelm von Humboldt,所揭櫫之大學理念: “大學必須創造一個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,培養獨立人格的環境,大學必須進行學術研究,以追求真理、創造知識。”所以我上任時,在學術副校長網頁寫著: “大學是追求真理的殿堂,他的使命在於創造與累積知識,以造福人類。大學應提供學生能發揮創意的學習環境,讓學生未來能以知識、能力、態度、視野來提升人生意義,創造社會價值。”
一年很快過了,檢視工作進度,我很高興在所有團隊協助下,我們完成了相當多的工作。在台大整體創新創業的生態系統,已大致完成,只剩下創業園區仍在設計中,會擇期開幕。而所有機制真的是全國各界觀摩的對象,台大真正扮演龍頭領航者的角色。我更高興在創新創業課程及實作方面,台大人文社科方面的老師們也動起來,我們開了課程工作討論會,有多位這領域教授願意擔任領頭,嘗試規劃及開授,將創新創業氛圍帶至社會企業領域,真是非常敬佩,這部分要特別謝謝陳東升教授和周素卿教授的鼎力支持與帶動。醫學院及院總區都有幾個新創的規劃正在進行中,我深信台大自己的新創公司很快會面市。
全校四十一個校級研究中心以及十一個學院的跨領域交流,也不間斷地進行,這些交流早晚能激發出創新的火花,目前在生醫領域已經看到不少成果,未來在大資料應用領域也很有希望,我希望還能再帶動出幾項新興領域,包括全世界關注的新興能源技術以及腦神經科學等等。研究團隊希望進一步結合中研院能量。
國際交流也是台大邁向國際頂尖大學必須要加強的,我提出”相知滿天下、相識無幾人”的概念,協助大家選定重要策略夥伴大學的做法,已逐步獲致非常好的成效,目前已有數所大學簽訂雙邊師生交流計畫,我希望未來台大校園內會有更多國際大學的名師們,在台大的講台講學,同時,也有一批台大的老師們在伙伴學校的講台交換講學,透過多雙邊交流及合作計畫,使台大同學接受更多國際刺激,開闊宏觀的視野。
如果一定要列舉尚待努力的項目,我最希望能做到的有兩項,一是引入國際優秀學生,特別是博士班學生,我已匡列不少經費,就等著各院院長們盡力協助出去招募優秀人才。二是籌設台大的設計學院,台大擁有國內菁英學生,有極大比例的傑出創意金頭腦,若能在學習中,加入更多創意設計的訓練,一定能有效帶動國內產業真正走向創新經濟,創造更高價值。
"以終為始"是我常跟同仁互勉的話語,常常審視終點之目標,並以之修正自己的起始和前進方向,也提醒自己莫忘初衷!期盼所有關心台大的朋友一齊努力,繼續向前衝!